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校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正文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4年10月14日  点击:[]


发展历程:学院前身绵阳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始建于1985年,2002年学校升本后更名为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四川省最早培养生物人才的基地之一是一个集高等师范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实体。

师资队伍建院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砥砺耕耘和自强不息,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1人,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余人。

人才培养:学院设有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生物制药3个本科专业。先后获建两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制药)、1个省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生物制药)、1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并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获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应用示范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等立项10余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内实训平台和20余个校外实践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学生课外活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30余项、省级126项,参与师范技能竞赛国家级奖8项、省级18项。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数量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上,考入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的学生人数持续增学生在基础生物教育、食品、制药行业就业发展前景良好,深受用人单位重用。

科学研究: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持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专项863子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约3000余万元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

社会服务:学院始终坚持农学、医学、理学、工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发展,特别是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药物创新、农业重大虫害绿色防控基础研究和家畜生物育种等方面,已形成较强的学科特色。在强有力的学科引领下,学院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作为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服务水平。先后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生物多样性监测分析中心、四川生猪重大疫病监测与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和现代种业发展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强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校企共建畜禽健康养殖现代产业学院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余个。近三年,开展横向技术合作课题60余项,到账经费2000余万元。

 

关闭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578582  邮箱: mysysky@163.com  网站建设: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