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校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李艳华

2025年06月04日  点击:[]

教师简历

李艳华(博士、男、教授/研究员,1983.04出生)

联系方式:297482339@qq.com19038140196

绵州英才A类人才、贵州省层次创新型人才、

四川省和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入库专家

四川省水产学会理事、广西省和重庆市科技项目评审

专家、CNKI优秀论文评审专家

 

个人简介

 

李艳华2003-2007获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士学位2007-2013年于华中农业大学湿地资源与环境专业(水产)博士学位

先后在云南农业大学、铜仁职业技术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水产健康养殖与规模化繁育、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保护、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鱼类行为生态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主持或主研国、、市、院各级课题25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中文核心等期刊论文36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2主持或参与制订地方和企业标准4项。

青春寄语:世界上英雄主义有很多种,干农业是其中一种;世界上理想主义有很多种,干教育也是其中一种;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相结合才是农业教育未来出路。

主要科研成果及论文代表作:

 

² 主持/主研科研项目

涪江流域主要保护鱼类规模化繁育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科技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ZYDF0792023-2024

鲟鱼规模化繁育与养殖尾水规范化处理示范及其产业化应用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黔科合成果[2019]4310号2019-2022);

鲟鱼、大鲵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黔科合支撑[2019] 2352号2019-2022);

主要食用菌菌渣搭配畜禽粪便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黔科合支撑[2016] 2596号2016-2020);

临沧临翔至孟定清水河高速公路耿马至清水河段项目对南汀河下游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等各类水生生物影响评价项目15项(2013-2024)。

² 发明专利

一种管道地埋式鱼苗培育装置(专利号:ZL 202210059627.9);

一种台湾泥鳅低损、高效人工繁殖方法专利号:ZL 201710966512.7)。

² 论文代表作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Rhinogobius maculagenys (Gobiidae: Gobionellinae).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Resources20238(11)1141-1144.

Ontogenetic behavior and migration of kaluga, Huso dauricu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20139610-11):1269-1280.

Effects of substrate and water velocity on migration by early-life stages of kaluga Huso dauricus: An artificial stream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2013294):713–720.

长江上游水下光照度的初步调查[J]. 淡水渔业, 2016, 46(3):109-112.

达氏鳇稚鱼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J].水生态学杂志, 2017, 38(2):88-93

教学及教研情况

 

承担《市场营销》、《畜牧经济与管理》、《水生生物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水化学》、《水生动物疾病》、《水产养殖工程》等课程的教学。

指导学生获奖

 

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贵州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

 

上一条:徐卓 下一条:郑凯迪

关闭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578582  邮箱: mysysky@163.com  网站建设: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