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详细说明 (一)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思想政治与德育方面 1-1: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爱国、诚信、友善、守法,能够在生物技术研究、发酵产品或应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2: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国际化视野;熟悉生物技术产品工艺流程中原料选则、加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环节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毕业要求2:知识能力方面 2-1: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2:系统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3: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化分离与分析等生物科学和技术实验的基本技能; 2-4: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2-5:初步掌握生物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生物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 2-6:掌握应用微生物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与开发、安全性与品质控制、营销与流通、技术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7: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8:掌握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2-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可持发展理念; 2-10:具备良好的自学习和能力、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动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 毕业要求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二)学制与修读年限 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期限3-6年。 (三)毕业学分 毕业学分为157学分。第二课堂成绩单达到13.5学分,但不计入专业总学分。 (四)授予学位 修满学分且符合学位授予标准要求,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实践教学环节
类别 |
课程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备注 |
课内 实践教学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6 |
0.5 |
1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6 |
0.5 |
2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16 |
0.5 |
3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
16 |
0.5 |
4 |
|
大学物理(C) |
16 |
0.5 |
2 |
|
生物统计学 |
16 |
0.5 |
4 |
|
细胞生物学实验 |
16 |
0.5 |
5 |
|
免疫学实验 |
16 |
0.5 |
4 |
|
食品营养学实验 |
16 |
0.5 |
5 |
|
食品感官评定 |
16 |
0.5 |
6 |
|
生物信息学实验 |
16 |
0.5 |
6 |
|
生物制图 |
16 |
0.5 |
5 |
|
小计:6学分 |
|
|
|
|
独立设置 实践课程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32 |
1 |
1 |
|
大学体育Ⅰ |
32 |
1 |
1 |
|
大学体育Ⅱ |
32 |
1 |
2 |
|
大学体育Ⅲ |
32 |
1 |
3 |
|
大学体育Ⅳ |
32 |
1 |
4 |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32 |
1 |
1 |
|
仪器分析实验 |
32 |
1 |
4 |
|
有机化学实验 |
32 |
1 |
2 |
|
生物化学实验 |
32 |
1 |
3 |
|
微生物学实验 |
32 |
1 |
3 |
|
食品化学实验 |
32 |
1 |
3 |
|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
80 |
2.5 |
6 |
|
食品检验与检疫学实验 |
32 |
1 |
5 |
|
食品工艺学实验 |
32 |
1 |
6 |
|
食品分析学实验 |
32 |
1 |
4 |
|
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实验 |
32 |
1 |
5 |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 |
32 |
1 |
5 |
|
细胞工程实验 |
32 |
1 |
6 |
|
食品加工与检测综合实验 |
80 |
2.5 |
6 |
|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 |
32 |
1 |
4 |
|
小计:23学分 |
|
|
|
|
集中实践 教学环节 |
军事技能 |
2周 |
2 |
1 |
|
专业认知及学年论文 |
1周 |
1 |
2 |
|
专业见习(一) |
1周 |
0.5 |
3 |
|
专业见习(二) |
1周 |
0.5 |
4 |
|
专业见习(三) |
1周 |
0.5 |
5 |
|
专业见习(四) |
1周 |
0.5 |
6 |
|
专业研习 |
4周 |
1 |
7 |
|
专业生产实习 |
12周 |
6 |
7 |
|
毕业论文 |
8周 |
8 |
8 |
|
小计:20学分 |
31周 |
20 |
|
|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讲授 学时 |
课程实践 学时 |
实验(上机)学时 |
总学时 |
学分 |
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 模块 |
公共必修课程 |
272 |
180 |
0 |
452 |
22 |
14.0% |
公共限选课程 |
208 |
0 |
32 |
240 |
14 |
8.9% |
公共任选课程 |
128 |
0 |
0 |
128 |
8 |
5.1% |
专业教育 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 |
512 |
0 |
144 |
656 |
36.5 |
23.2% |
专业核心课程 |
368 |
0 |
352 |
720 |
34 |
21.7% |
专业方向课程 |
144 |
0 |
128 |
272 |
13 |
8.3% |
专业任选课程 |
96 |
0 |
32 |
128 |
7 |
4.5% |
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
创新创业课 |
32 |
8 |
0 |
40 |
2.5 |
1.6%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实践教学环节 |
0 |
31周 |
0 |
31周 |
20 |
12.7% |
第二堂课成绩单 |
修满13.5学分,但不计入专业总学分。 |
合计 |
1760 |
684 |
688 |
3132 |
157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