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详细说明 (一)、培养规格和要求 一)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食品生产工艺、食品分析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训练学生在食品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食品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重点掌握解决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管理的能力;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动手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3. 系统掌握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化学、数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4.系统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知识体系和分析检测基本技能; 5.系统掌握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生产,生物育种改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 6.熟悉发酵食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应用于绵阳地区的发酵食品企业(如丰谷酒业、华润雪花、雪宝乳业、光友粉丝、清香园调味品等发酵行业)的生产实践过程; 7.了解食品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综合与设计性实践; 8.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结构要求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职业岗位描述 |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
主要链接课程 |
可在食品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 Ⅰ、形势与政策 Ⅱ、形势与政策 Ⅲ、形势与政策 Ⅳ、 |
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
入学教育、军训和军事理论教育、大学体育 Ⅰ、大学体育 Ⅱ、大学体育 Ⅲ、大学体育 Ⅳ、大学英语(A)I、大学英语(A)Ⅱ、大学英语(A)Ⅲ、大学语文、人文、社会、艺术、理工类公共任选课程 |
系统掌握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化学、生物、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高等数学(A)Ⅰ、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及免疫学 |
系统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及化学基础实验操作技能 |
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与检测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卫生与检验检疫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 |
系统掌握生物技术专业所需生物技术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
分子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程与设备、发酵工程与设备实验 |
系统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在食品生产中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
食品工艺学及实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卫生与检验及实验、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及实验、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学、食品综合技术大实验。 |
熟悉与食品生物技术拓展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能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 |
软饮料工艺学及实验、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及实验、食品包装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熟悉发酵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发酵食品实践能力 |
发酵工程与设备及实验、酿酒工艺学及实验、酿造工艺学及实验、白酒勾兑与品评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及实验、酶制剂生产技术、工程制图、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生产实习、专业见习(一)食品产业调查、专业见习(二)工厂设计 |
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综合与设计性实践 |
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生物信息学、创造学、创新实践、毕业论文 |
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Ⅰ、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Ⅱ、市场营销与管理、社会实践 |
(二)、主要课程简介 食品分析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321211608 课程名称:食品分析 英文名称:Food analysis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 学 时:80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32 学 分:4 考核方式:闭卷 食品分析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通过学习食品的水分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测定、脂类的测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灰分和矿质元素的测定、维生素的测定、酸度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辐照食品的检测等。让学生掌握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运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化学等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熟练掌握食品分析方法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将来在食品质量监控、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防疫机构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工作,或攻读食品相关专业类的硕士研究生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 《食品分析》,王永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 食品化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8321211301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 英文名称:Food 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80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 分:4学分 考核方式:闭卷 “食品化学”是为生物技术专业(食品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 教材: 《食品化学》(第二版),汪东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普通生物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101211101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英文名称:General B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64(48+16) 学 分:3.5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不仅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学习普通生物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 《普通生物学》(第1版),林宏辉,兰利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 生物化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101211203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96学时 讲课学时:64学时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 分:5学分 考核方式:闭卷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普通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以及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生化变化和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使学生掌握食品原料中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性质;掌握食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 教材: 《普通生物化学》(第5版)陈钧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微生物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101211303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80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32 学分:4 考核方式:闭卷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基因工程、生态分布、传染免疫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微生物学在生物学发展中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能胜任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能在医药、商品检验和食品检验、动植物检疫检验等行业拓宽就业面,增强社会竞争力打下深厚的基础。 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 周德庆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4.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321212403 课程名称:发酵工程与设备 英文名称: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 equipment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 学 时:80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32 学分:4 考核方式:闭卷 《发酵工程与设备》是生物技术专业限选课、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工程制图、AutoCAD、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前续课程的基本知识。是食品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药物学、免疫学、生物制药工艺学、酿酒工艺学、酿造工艺学、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发酵工程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过上述先修课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运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和掌握发酵过程的规律及不同发酵操作方式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懂得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改造原有生产过程使其更符合客观规律,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教材: 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韩北忠,发酵工程,轻工业出版社,2013. (2)张嗣良,发酵工程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杨生玉等,发酵工程,科学出版社,2013. (4)李艳,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韦革宏等,发酵工程,科学出版社,2012. 仪器分析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课程代码:07101111501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 学 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学 分:3.5 考核方式:闭卷 《仪器分析》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如:光、电、热、声、磁等)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以及化学结构,从而进行质量监控和科学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定性定量方法和适用范围,掌握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了解一些成熟的仪器和技术与新兴科学(如计算机)等的结合,了解其发展动态与趋势。为学生今后能胜任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相关工作,从事食品检验、动植物检疫检验和药品开发、监督检验与质量控制等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 《现代仪器分析》,袁存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 分子生物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101211504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学 分:3.5 考核方式:闭卷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有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将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它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农学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培养造就生物学类本科学生和高层次专门人才所需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 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节控制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理解生命现象及其过程,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索生命奥秘的能力。为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强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食品工艺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8321211404 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英文名称: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96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32 学 分:5 考核方式:闭卷 《食品工艺学》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是一门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知识,研究食品原料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及原辅料质量与食品加工关系。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食品的品质特性,懂得各种食品的生产原理和工艺理论;具有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的研究能力。 教材: 《食品工艺学》(第一版) 夏文水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5 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8321212402 课程名称: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英文名称: Food Processing Principle &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80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 分:4学分 考核方式:开卷 “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特性及其保鲜,食品热处理和杀菌,食品的非热杀菌与除菌,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食品的干燥,食品浓缩和结晶,食品微波处理,食品的辐照,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食品的化学保藏,食品包装等,内容基本覆盖整个食品链,包括原材料采收、贮运、加工、包装及流通过程,并尽量反映食品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本课程使学生能掌握生产工艺控制的理论,学会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教材: 《食品加工原理》,翟玮玮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食品营养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321211403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 英文名称:Food Nutrition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64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16学时 学 分:3学分 考核方式:闭卷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科,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工艺学密切相关。本课程重点讨论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及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食品的营养价值及膳食平衡、营养与食品工业及农业的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工业、保健品、营养产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 《食品营养学》,李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8321212607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 英文名称:Foo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 学 时:32 理论学时:32 学 分:2 考核方式:闭卷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及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体系、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与安全风险分析、食品质量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食品企业现场管理与质量成本控制技术、食品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等内容,有助于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食品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今后能胜任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能食品及其相关行业拓宽就业面,增强社会竞争力打下深厚的基础。 教材: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 颜廷才、刁恩杰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04. (三)、主要专业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酿酒工艺学实验、食品检验与检疫学实验。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实践(一)、专业实践(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军训与入学教育、劳动、毕业论文(设计)。 (五)、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6年。 毕业学分:167.5学分 学历授予:修满规定学分(修满课程且成绩合格),授予毕业证书。 学位授予:修满学分且符合学位授予标准要求,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
讲授 |
实践 |
总学时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学时 |
学时 |
通识教育模块 |
公共必选课程 |
236 |
296 |
532 |
23.5 |
13.95% |
公共选修课程 |
202 |
46 |
248 |
15 |
9.0% |
公共任选课程 |
128 |
0 |
128 |
8 |
4.75% |
专业教育模块 |
专业主干课程 |
720 |
416 |
1136 |
58 |
34.42% |
专业限选课程 |
256 |
128 |
384 |
20 |
11.87% |
专业任选课程 |
240 |
64 |
304 |
16 |
10.09% |
创新教育模块 |
必修课 |
8 |
16 |
24 |
1 |
0.60% |
实践教学模块 |
实践教学环节 |
0 |
416 |
416 |
26 |
15.43% |
合计 |
1790 |
1382 |
3172 |
167.5 |
100% |
|